電子商務對傳統會計理論的影響:
一是會計主體假設。企業主要借助網絡洽談商務,這充分體現了電子商務便捷高效的特點。但是與此同時,會計主體形態也被虛擬化,為了達成某一目標,它會快速形成一個無固定形態、無確定空間、臨時的結盟體,網絡為其提供了生存環境,因而會計主體的概念日漸模糊。
二是會計持續經營假設。它是指在今后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,會計主體不出現破產、清算的可能。企業資產價值以歷史成本計價,通過權責發生制確定收入和費用。因此,電商環境中企業所組成的虛擬的結盟體,其持續經營假設將面臨嚴峻的考驗。
三是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。電商時代市場信息就如“海市蜃樓”,其不確定性使企業的網絡經營面臨許多考驗。網絡架構中的會計信息是動態的存在體,而信息的需求者借助網絡就可以實時捕捉這些會計信息,并將其用于會計核算。由于會計信息能夠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,因此它也是企業主做出經營決策時最主要的參考信息。而會計主體虛擬化就使得人為劃分會計期間變得毫無意義。
四是會計貨幣計量假設。電商運營模式所架構的信息網覆蓋全球,形成了多國互動的國際市場,充分體現出經濟全球化的特點,但是這一趨勢有利有弊。隨著各國之間經濟互動越來越頻繁,本國市場與國外市場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,國際資本加速流通,國際投資不斷增加,匯率與貨幣幣值頻繁調整,資本決策于瞬間完成,便捷的同時企業也承擔著更高的金融風險。